對需要使用導尿包的人來說,“會不會疼” 是最先涌上心頭的顧慮 —— 畢竟要將導尿管插入體內(nèi),光想想就容易緊張。其實,用導尿包時的感受因人而異,多數(shù)情況下不會有劇烈疼痛,更多是輕微的酸脹或異物感,而且通過一些小技巧能進一步減少不適。同時,掌握正確的注意事項,還能避免操作不當引發(fā)的問題。今天就從 “疼痛感受”“減痛技巧”“使用注意事項” 三個方面,幫大家徹底搞清楚這些問題。
很多人擔心用導尿包會疼,其實是把 “異物感” 和 “疼痛” 混淆了。正常情況下,規(guī)范操作時不會有明顯疼痛,更多是尿道被輕微撐開的酸脹感,或者導尿管移動時的輕微摩擦感,這種感受大多在可承受范圍內(nèi),而且持續(xù)時間很短 —— 從插入導尿管到固定好,整個過程通常只有 1-2 分鐘,適應后不適感會很快減輕。
但也有幾種情況可能讓不適感加重,甚至出現(xiàn)輕微疼痛:比如操作時動作太快、太用力,導尿管碰到尿道黏膜;或者導尿管型號選得不合適,太粗會撐緊尿道,太細又可能因晃動增加摩擦;還有如果本身有尿道炎、前列腺炎等問題,尿道黏膜處于敏感狀態(tài),插入導尿管時可能會刺激炎癥部位,引發(fā)疼痛。不過這些情況大多能通過規(guī)范操作和提前準備避免,不用過度擔心。
特別要說明的是,兒童和老人使用導尿包時,感受會稍有不同。兒童尿道更細、更嬌嫩,可能會對異物插入更敏感,容易哭鬧,但只要選擇兒童專用的細型號導尿管,操作時動作輕柔,不適感會大大降低;老人因尿道彈性下降,可能會有更明顯的酸脹感,但通常不會有劇烈疼痛,家屬耐心安撫、配合操作即可。
不管是自己用還是幫家人用導尿包,掌握這幾個小技巧,能明顯減少操作時的不適感,讓整個過程更順暢。
導尿管不是 “越粗越穩(wěn)”,也不是 “越細越好”,選對型號是減少不適的第一步。成人常用的導尿管型號有 12Fr、14Fr、16Fr(Fr 是導尿管粗細單位,數(shù)值越大越粗),一般男性選 14-16Fr,女性選 12-14Fr;兒童則要根據(jù)年齡選更細的型號,比如嬰幼兒選 8-10Fr,學齡兒童選 10-12Fr。如果不確定選哪種,可咨詢醫(yī)生,根據(jù)尿道情況推薦合適的型號 —— 型號匹配,導尿管插入時不會過緊或過松,能減少對尿道的刺激。
現(xiàn)在很多導尿包自帶 “預潤滑導尿管”,出廠時已經(jīng)在導尿管表面涂了無菌潤滑劑,不用額外涂抹,直接用就行,能大大減少插入時的摩擦感。如果是普通導尿管,一定要用導尿包內(nèi)配套的無菌潤滑劑(別用凡士林等非醫(yī)用潤滑劑,可能刺激尿道或堵塞導尿管),均勻涂在導尿管前端 5-8 厘米處,確保潤滑到位。潤滑充分的導尿管插入時,能明顯減輕摩擦帶來的酸脹感,甚至讓部分人幾乎沒什么感覺。
操作時最忌諱 “快”,尤其是插入導尿管的環(huán)節(jié),一定要慢、輕、穩(wěn)。插入時先將導尿管前端對準尿道口,然后緩慢推進,速度控制在 “每秒推進 1-2 厘米”,遇到阻力時別硬推 —— 可能是導尿管碰到了尿道彎曲處,這時可以稍微調(diào)整角度(比如男性可輕輕抬起陰莖,女性可輕輕分開陰唇),再緩慢推進,直到尿液順利流出(說明導尿管已經(jīng)插入膀胱),再繼續(xù)推進 1-2 厘米固定。慢一點操作,能給尿道黏膜適應的時間,減少刺激,避免因動作過急引發(fā)疼痛。
很多人一緊張就會不自覺地收縮肌肉,尤其是尿道周圍的肌肉,這會讓導尿管插入更困難,還會加重不適感。操作前可以深呼吸幾次,慢慢放松腹部和腿部肌肉;如果是幫家人操作,可輕聲聊天轉(zhuǎn)移注意力,比如 “咱們慢慢弄,不著急”,讓對方放松下來。身體放松了,尿道肌肉也會跟著放松,導尿管插入時會更順暢,不適感自然會減輕。
操作前一定要用導尿包內(nèi)的無菌棉簽蘸碘伏,仔細消毒尿道口及周圍皮膚(男性要消毒龜頭、冠狀溝,女性要消毒陰唇內(nèi)側(cè)和尿道口),不僅是為了防止感染,還能減少尿道口的細菌和分泌物對尿道的刺激。消毒時動作要輕柔,別用力擦拭,避免擦紅皮膚,增加插入時的不適感。
除了減少不適,正確使用導尿包還需要注意這些細節(jié),避免操作不當引發(fā)感染、尿道損傷等問題。
導尿包是 “一次性無菌產(chǎn)品”,里面的導尿管、手套、碘伏、墊單等所有物品,拆開后只能用一次,用完后要裝進導尿包自帶的醫(yī)療垃圾袋里,密封好再丟棄,絕對不能重復使用。重復使用會破壞無菌環(huán)境,導致細菌滋生,插入導尿管時很容易引發(fā)尿路感染,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尿道炎癥,反而得不償失。
不管是自己操作還是幫別人操作,第一步必須是 “徹底洗手”—— 用肥皂和流動水搓洗雙手至少 20 秒,包括手心、手背、指縫、指甲縫,洗完后擦干。然后再戴上導尿包內(nèi)的無菌手套,戴手套時別碰手套外側(cè)(無菌面),避免污染。洗手和戴手套能減少手部細菌接觸尿道,降低感染風險,這一步絕對不能省。
插入導尿管后,要注意觀察尿液的顏色、量和狀態(tài)。正常情況下,尿液是淡黃色、清澈的,如果尿液呈紅色(帶血)、渾濁(有沉淀物),或者插入后沒有尿液流出,說明可能有問題 —— 比如導尿管損傷尿道黏膜,或者導尿管沒插入膀胱。這時要立刻停止操作,輕輕拔出導尿管,用清水清潔尿道口,然后及時聯(lián)系醫(yī)生,別自行調(diào)整或再次插入,避免加重問題。
導尿管插入后,要用導尿包內(nèi)的固定貼(或氣囊注水)將導尿管固定在大腿內(nèi)側(cè),避免活動時導尿管晃動或脫出。固定時松緊度要合適,別太緊,以免勒得不舒服;也別太松,防止導尿管移位。固定好后,引流袋要掛在低于膀胱的位置(比如床邊、褲腿上),別掛太高,否則尿液無法順利流出,可能反流回膀胱,引發(fā)感染。
引流袋里的尿液到 “滿量程線”(一般是引流袋的 2/3 處)時,要及時排空。倒尿液時先關閉引流袋底部的開關,然后取下引流袋,倒完后用清水沖洗引流袋口(別讓尿液濺到手上),再關閉開關掛好。倒尿液時別讓引流袋口碰到馬桶、洗手池等物品,避免污染。如果是家用,引流袋也建議每天更換一次,保持清潔。
如果是第一次用導尿包,或者操作時心里沒底,別自己硬試,最好請護士上門指導,或者去醫(yī)院讓醫(yī)護人員操作。尤其是老人、兒童,或者有尿道疾病的人,更需要專業(yè)操作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尿道損傷。如果在家使用時遇到任何問題,比如插入后疼痛加劇、尿液帶血、發(fā)熱等,要立刻停止使用,及時去醫(yī)院就診,別拖延。
總的來說,用導尿包時大多不會有明顯疼痛,通過選對型號、提前潤滑、慢操作等技巧,能進一步減少不適。同時,牢記一次性使用、洗手戴手套、觀察尿液情況等注意事項,就能安全、順利地解決排尿問題,不用再因顧慮而糾結(jié)。
188-5252-7766